天津聚氨酯組合料的出現,打破了以往涂層保護領域環氧、丙烯酸、聚氨酯一統天下的局面,為工程界提供了一種非常先進、實用的技術。特別是它對高水分、高濕度環境的容忍度,深受戶外施工者的稱道,因此得以在國內外大型基礎設施工程中廣泛應用。近年來,國內不少重點基礎設施工程選用了天津聚氨酯組合料。
1.天津聚氨酯組合料介紹
天津聚氨酯組合料技術是國外近20年來,為適應環保要求而研制、開發的一種新型無溶劑、無污染的綠色施工技術,其主要特點如下:(1)涂料不含催化劑,快速固化,可在任意曲面、斜面及垂直面上噴涂成型,無流掛現象,5s凝膠,1min即可達到步行強度。(2)涂料對水分、濕氣不敏感,施工時不受環境溫度、濕度的影響。(3)涂料100%固含量,不含任何揮發性有機物(VOC),對環境友好。(4)具有優異的理化性能,如抗拉強度、伸長率、柔韌性、耐磨性、耐老化、防腐蝕等。(5)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,可在120℃下長期使用,可承受150℃的短時熱作用。
在早期,噴涂聚氨酯彈性體沒有很好解決體系的發泡問題,在室外應用中經常出現一些缺陷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,美國Texaco公司是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聚脲機器廠家。澳大利亞于1993年引進該技術;日本和韓國也分別于1995年和1997年引進該技術,并相繼投入商業應用;歐洲地區2000年開始也逐漸接受該技術并推廣應用。1995年,國內開始開展SPUA技術的研究與開發,獲得了很好的商業應用業績,所研發的系列產品應用涉及防腐、防水、防滑、裝飾、布景、道具、耐磨、耐酸、耐堿、耐老化、抗沖擊等眾多領域,并陸續發表了大量論文和申請了發明專利。2000年起,江蘇化工研究所郁維銘等人開始SPUA的探索,應用領域涉及隧道防水、水閘防腐;湖南湘江涂料集團有限公司廖有為等人開展了SPUA技術在皮卡車耐磨襯里方面的研究與應用;煙臺華特聚氨酯公司李洪劍等人開展了噴涂剛性SPU技術管道防腐應用。與此同時,美國SPI公司和聯合涂料、德國巴斯夫、韓國一山聚氨酯公司等企業也陸續將它們的產品銷往中國市場,自此,聚脲技術在我國蓬勃發展起來。據2002年美國聚脲發展協會的初步統計,全球純聚脲材料的產量為1.13萬t,銷售額為7500萬美元。其中北美地區占85%,亞太地區占10%,歐洲占4%,其它國家和地區占1%。聚脲在我國發展也非???,產量從2000年的100t,迅速增長到2007年的6000t左右。